您的位置: 首页 >特色工作>> 正文内容

2025年“读懂中国”活动征文展之六:园丁匠心育桃李 双轨人生写春秋
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9-09 点击数: 字体:【小】 【大】

园丁匠心育桃李 双轨人生写春秋

推开闵保全老师家的院门,迎面是一片葱郁的花园,一方小池塘里荷叶舒展,几尾小鱼悠然游动;各色花草在阳光下舒展枝叶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力量。这片生机盎然的天地,恰如闵老师数十年的教育生涯——既有园丁般的耐心与细致,又有学者般的深邃与广博。  

实践沃土:从校园到基层的耕耘者

1982年,闵保全老师考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,从此与教育结缘。毕业后,他选择留校工作,从学校办公室到宣传部,再到国有资产管理处,几乎走遍了行政岗位的每一个角落。1993年,他考入中共中央党校深造,学成后依然回到母校,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。  

2013年,他担任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党委书记,开始了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。任职期间,闵书记倾注满腔热忱、深耕学院建设,为学院党建事业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,十年如一日的爱岗敬业、廉洁奉公,把最好的智慧与力量无私奉献给了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各项事业,在他的带领下,学院党建工作和学科建设齐头并进。他常说教育不是管理,而是服务,他推动“行走的课堂”项目,鼓励学生走出校园,深入基层调研,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闵书记总说,知识要扎根现实,才能茁壮成长。

理论星空:书架上的精神世界

参观完花园,闵老师带我们走进他的书房,几大书柜整齐排列,从《美学原理》到《黄帝内经》,从《中国哲学史》到《中国历史地理》,他的阅读跨越学科边界。“书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。”他随手抽出一本书,书页间满是批注。  

他的人生有两条轨迹:一条是实践之路,一条是理论之路。他认为,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。“学会建构自己的书架,就是在建构自己的思想。”他鼓励学生广泛阅读,因为教育的本质是成长,而成长离不开学习。  

底线之上,自由绽放:他的育人哲学

“学生就像花园里的植物,需要阳光、空气、土壤和自由。”闵老师的教育理念朴素而深刻。他提出“底线之上,自由绽放”——教师的责任是提供成长条件,而成长本身是学生的责任。  

“盆栽里的植物长势再好,也比不上扎根大地的。”他反对过度约束的教育方式,认为学生需要自由呼吸的空间,在他的倡导下,学院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,鼓励学生自主探索,一位青年教师感慨:闵书记让我们明白,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火焰。

教育强国的践行者

从教育工作者到学院管理者,闵书记始终秉持一个信念:教育是国家强盛的基石。退休后,他依然关注教育发展,常对年轻教师说:建设教育强国,不是口号,而是每一堂课、每一次育人的积累。

离开闵老师家时,耀眼的阳光为花园镀上一层金色,池塘里的荷叶轻轻摇曳,仿佛在诉说一个永恒的道理:教育如园艺,需要耐心、智慧,更需要尊重生命的自然生长。闵保全老师用他的双轨人生——实践与理论、管理与育人、坚守与创新,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精神,而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上,正需要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“园丁”,才让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,最终成林。

(文: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夏晓娜/审核:孙忠民  朱学忠/审校:招瑞英 /终审:谷凤艳)